2025年2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63310 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该标准对于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及性能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范。在此背景下,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
养老机器人,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的智能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具备实时监测、情感陪伴、家务辅助、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多种功能,未来有望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家庭养老等场景获得广泛应用。
养老机器人主要包括陪伴机器人、护理机器人以及康复机器人三种类型。护理机器人能够满足多样化护理需求,包括看护辅助、洗澡辅助、转移辅助、排泄辅助等。未来随着细分产品应用需求增长,养老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养老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养老机器人适用于众多场景,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家庭养老等。在医疗机构中,养老机器人能够帮助老年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在养老机构中,养老机器人可对老年人进行集中化护理服务;在家庭养老场景,其可用于检测独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提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未来随着应用需求增长,我国养老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养老机器人已在多地开展试点,包括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2023年1月,北京海淀区为700户家庭免费提供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该产品具备多种功能,能够及时响应老年人服务需求。未来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我国养老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我国养老机器人主要生产商包括红豆股份、新兴装备、新松机器人、艾雨文承、大艾机器人等。艾雨文承为我国居家养老陪伴型服务机器人代表企业,拥有多项养老机器人相关发明专利。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养老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细分产品,适用于众多场景。未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机器人应用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养老机器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未来其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