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气相色谱(分析)仪技术革新加速 中国国产替代撬动高端市场新格局

2025-05-07 02:13      责任编辑:杨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气相色谱(分析)仪技术革新加速 中国国产替代撬动高端市场新格局

  气相色谱(分析)仪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仪器,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核心部件包括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气相色谱(分析)仪在分离效率、分析速度、灵敏度和微型化方面持续优化,例如检测器灵敏度提升至痕量级(如ppb级),分析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同时设备体积缩小且成本降低,使其在实验室和现场检测中更具适用性。

  气相色谱(分析)仪种类多样,按功能可分为多检测器多功能型(如同时配备FID和ECD)、单检测器通用型,以及针对特定样品设计的专用型(如环境VOCs分析仪)等。此外,便携式气相色谱(分析)仪因机动性强,在工业现场和突发环境事件中广泛应用,但其检测限通常略低于实验室设备。另外,技术衍生品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色谱的高效分离与质谱的精准定性,成为复杂样品分析的“金标准”,尤其在药物代谢物研究和环境毒物鉴定中不可替代。

  气相色谱(分析)仪下游应用几乎覆盖所有需精确分析的行业。在环境监测中,气相色谱(分析)仪可检测空气、水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农药残留;在食品安全领域,气相色谱(分析)仪可用于农残、添加剂及掺假物质分析;在制药行业,气相色谱(分析)仪可进行药物纯度测定和代谢物研究。

  现阶段,全球气相色谱(分析)仪市场呈现区域分化特征。其中,北美和欧洲以技术迭代推动增长,亚太地区则因环保法规趋严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气相色谱(分析)仪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气相色谱(分析)仪市场竞争来看,Agilent、Shimadzu、Thermo Fisher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占据主导,尤其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高附加值产品线优势明显。中国市场中,浙江福立、天美控股等本土企业通过持续研发逐步突破,例如福立仪器的GC-9720 Plus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比肩进口产品。然而,国内厂商整体仍面临核心技术瓶颈,如高精度检测器、专用色谱柱的研发滞后,导致高端市场进口依赖度仍较高。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环保法规升级、制药与食品安全标准趋严,气相色谱(分析)仪需求将持续扩张;国产厂商有望通过高灵敏检测器、微型化设计等核心技术攻关打破进口主导,同时结合智能化与便携化趋势,在高端市场及现场快检等新兴领域实现份额跃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