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侦察机器人是一种极限作业机器人,主要用于高危、复杂核生化污染环境下的核化侦察、取样等任务,在核事故应急、核辐射监测、核污染环境洗消等领域应用价值高。
极限作业机器人通常由机器人平台、控制系统、侦察系统、采样系统、保障系统、附件和软件等组成。工作时,操作员在安全区域通过无线遥控机器人进入危险区域,随行传感器将高清图像、核辐射剂量、生化毒剂种类、毒剂浓度等信息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显示,以供指挥室掌握核生化现场的危险情况,为后续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电装机容量稳步提升,根据国家核安全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颁发运行许可证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82万千瓦。在核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核废物处理、应急救援等环节,核化侦察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执行任务,解决了核电发展中人不能进、人不能为的问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核化侦察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作为核安全类智能装备,核化侦察机器人技术壁垒高,美、德、日、法等国家对其研究起步早,一直占据着全球核化侦察机器人市场重要地位,相关企业包括美国菲利尔、英国奎奈蒂克集团、德国Remotec公司、以色列Roboteam公司等。
我国核化侦察机器人研究起步晚,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进口机器人市场受阻,国产核化侦察机器人受政策扶持、核安全需求增长等推动,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核化侦察机器人企业包括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捷强动力)、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凌天智能)、哈工军立方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HRG军立方)、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景业智能)等。
目前我国核化侦察机器人技术水平已跻身全球领先水平,2025年1月,商务部印发《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禁止出口部分包括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制造技术。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双碳目标下,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应用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底,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6500万千瓦。核电站运维环境高危、复杂,智能化机器人替代人工将是必然趋势,核化侦察机器人市场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