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车辆是指配置车载警用装备,车身涂装警车外观制式标志,用于警察现场处置、特种勤务、警务保障及执行其他特种任务的机动车辆。警用车辆按照用途分为现场处置类警用车、特种勤务类警用车、警务保障类警用车。
警用车辆是警务装备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车辆,警用车辆具有专用化特点,生产企业通常需要根据警方客户要求定制化设计、生产和改装警用车。另外,相比普通车辆,警用车辆不仅需要具有通信、防弹、防爆等完成特殊任务所需的功能,其在安全性、稳定性、通过性等方面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2006-2010年,在经济快速发展及财政大力投入下,中国警用车辆市场需求增速较快,处于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良好的市场表现及较高的盈利促使更多企业涉足警用车辆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警用车辆产品线,产品功能及整体性能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警用车辆需求的增长。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速的放缓,警用车辆需求增速整体下降,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前期需求集中释放后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叠加基层警用车辆采购预算控制趋严、各地方财政趋紧,警用车辆采购趋于谨慎,市场需求增速有进一步放缓迹象。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警用车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其中,2024年,中国警用车辆市场需求量在2.5万辆左右,增长率为1.0%。
警用车辆需根据不同警种任务(如巡逻、反恐、救援)和地域特点进行定制化、个性化设计,改装企业需与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形成灵活协作。这种“整车企业提供底盘+专用车厂改装”的模式,使得警用车辆行业呈现“多层级协作+区域性分散生产”的特点。因此,中国警用车辆市场竞争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代表性企业包括山东格仑特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鸿马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等。
随着公共安全需求从“数量覆盖”转向“质量提升”,警用车辆市场增长主要依赖设备更新换代需求的释放,需求量年增速放缓至1%左右。在此背景下,警用车企业竞争焦点转向技术壁垒更高的细分领域: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布局智能化、新能源车型,例如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侦查车、氢燃料电池救援车等,试图在高端市场建立先发优势;另一方面,新兴企业通过垂直细分场景切入,如针对城市反恐的轻型装甲车、适应山地救援的模块化特种车,以功能差异化避开传统红海竞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