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CHP),指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将燃料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进而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分布式供能装置。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具备绿色环保、应用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在大型工厂、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学校、商业楼宇、医院以及居民住宅等众多场景应用广泛。
燃料电池为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重要组件,主要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SOFC具备对氢气浓度要求低、环境适应性强、电流密度高、功率密度高等优势,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中应用较多。目前,我国企业已掌握SOFC核心制备技术,其商用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将为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家对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行业发展高度重视,已出台多项相关政策。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文件明确提到要因地制宜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推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应用实践。未来伴随国家政策支持,我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CHP)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适用于众多场景,主要包括大型工厂、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学校、商业楼宇、医院以及居民住宅等。在商业楼宇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可提供应急备用电能及热能;在居民住宅中,其可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及生活用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供能装置,可为用户侧供给电能,还能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未来在应用需求带动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行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全球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德国博世(Bosch)、德国菲斯曼(VIESSMANN)、法国骇阿斯特里(Hexis)、日本三浦(Miyura Industrial)、日本东芝(TOSHIBA)、日本三菱(Mitsubishi)等。日本东芝正在推进5kW左右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研发工作,产品将在零售店和酒店等场景获得应用。
在本土方面,亿华通、铧德氢能、东方电气、潍柴动力等为我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行业主要布局企业。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其行业发展前景将持续向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