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器械可分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和靶向药物输注系统,相关产品包括脑起搏器DBS、脊髓刺激器SCS、骶神经刺激器SNS/SNM、迷走神经刺激器VNS、舌下神经刺激器HGNS等。其中DBS、SCS和VNS技术较为成熟,在临床应用也相对广泛。
神经调控技术是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依靠电或化学手段来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神经调控技术逐渐成为治疗帕金森、抑郁症、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新方向,其中神经调控器械是神经调控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神经调控器械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研发、资金以及资质壁垒,行业准进入门槛较高,因此目前全球及我国神经调控器械市场仍由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Nervo Corp、CVRx、Bioness等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其中美敦力是最早进入神经调控器械市场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在DBS、SCS、VNS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对神经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晚,于上世纪末才开始相关应用。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全球神经调控器械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加大,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神经调控器械生产企业,例如品驰医疗、苏州景昱、杭州承诺、瑞神安、迈达佩斯等,其中品驰医疗是国产神经调控器械龙头企业。
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神经调控植入器械,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推动我国神经调控产业水平提升到国际领先地位。以脑起搏器DBS为例,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3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已开展临床应用,在全球率先实现了脑起搏器开机下的3T磁共振安全扫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我国神经调控器械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地位,神经调控器械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作为神经调控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神经调控器械市场景气度较高,未来将吸引更多资本及企业布局,在政策支持、科技赋能、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国产神经调控器械将迎来良好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