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溶瘤病毒市场潜力巨大 刺激行业企业增多

2022-02-06 15:54      责任编辑:慕羲和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溶瘤病毒市场潜力巨大 刺激行业企业增多
 
        溶瘤病毒是天然的或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可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内复制,进而感染杀伤肿瘤细胞或导致肿瘤细胞裂解,但对正常组织无杀伤作用的一类病毒。利用溶瘤病毒开发出的肿瘤治疗药物被称为溶瘤病毒药物,即溶瘤病毒产品。代表性的溶瘤病毒产品有Rigvir、T-VEC/ Imlygic、安柯瑞、Delytact,其余溶瘤病毒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
 
        到目前为止,全球仅有4款溶瘤病毒药物上市,分别为Rigvir、T-VEC/ Imlygic、安柯瑞、Delytact,除此之外,其余溶瘤病毒产品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Pelareorep、Can-2409/ProstAtak、CG0070、E10A、PVSRIPO、V937、OrienX010等。其中,Pelareorep是由Oncolytics Biotech公司开发的呼肠孤病毒,适用于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已进入临床3期试验。
 
        在全球已上市的溶瘤病毒产品中,Rigvir最早在拉脱维亚获批治疗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而后在美国、爱沙尼亚、波兰、白俄罗斯等地被采用;安柯瑞在中国上市后则由于无颠覆性疗效、适应症限制、给药途径(瘤内注射)限制临床使用、在医院及患者中普及率低等原因,销量不高;Imlygic先后在美国、欧盟及澳大利亚获批上市,销售状况虽较安柯瑞好,但其适应症单一,使用量仍极为有限。未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发展,溶瘤病毒产品获批适应症范围扩大,溶瘤病毒产品给药途径拓宽,医院、患者对溶瘤病毒产品认知度提高,加之溶瘤病毒临床应用安全性及疗效凸显,溶瘤病毒产品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步释放。据新思界发布的《2022-2025年溶瘤病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溶瘤病毒市场规模将超过2亿元。
 
        新思界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由于溶瘤病毒在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显著疗效、靶向性、广谱性等独特优势,不仅医药领域国际巨头纷纷开始布局溶瘤病毒药物的研发,众多生物技术公司也加入溶瘤病毒市场竞争,促使当前全球范围内溶瘤病毒产品种类多样化、溶瘤病毒相关临床试验也不断增多,如2018年强生旗下杨森公司收购BenneVir  Biopharm,获得T-Stealth溶瘤病毒平台;2019年阿斯利康与生物技术公司Transgene签署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使用Transgene专有的下一代病毒平台Invir.IO™共同开发五种新型的武装溶瘤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es);2021年2月武汉滨会生物宣布完成6亿元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核心产品重组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的2、3期临床研究,并计划在继单药临床试验之后,开展与多个抗体产品联合用药的研究。总体来看,全球范围内参与溶瘤病毒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溶瘤病毒市场竞争将趋向激烈。
 
关键字: 市场 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