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医学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它是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介入相对于外科治疗具有诸多优势:1)无需开刀,无创口或仅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创伤小;2)大部分患者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3)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4)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或者无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也能很好地治疗。
介入手术可用于治疗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关机静脉、肿瘤科、泌尿道科、小儿腹腔科、妇产科、耳鼻喉科、骨科等诸多领域的疾病,其中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中介入手术的应用率最高,主要是由于该领域的疾病患者数量多,且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另外,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介入手术产品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介入手术在心脑血管领域的应用占比在40%左右。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介入手术需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一方面是由于介入手术的技术壁垒高,具备介入手术操作能力的医院数量少,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另一方面是由于介入手术费用较高,超过了国内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华东、华北地区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口数量多,对介入手术的接受程度高。此外,由于介入手术器械、影像设备采购价格高,中小型医院因资金能力较弱而受到较大限制。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表示,未来,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全民健康体检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品牌技术和安全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等大病的检出率将不断提高,治疗渗透率将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介入手术量将快速增长,市场容量提升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