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修补片即疝修补材料,是指临床上作为疝气手术所用的人工合成材料。疝修补片主要应用在疝修补手术中,用于填补薄弱的组织环节,起到固定、填补、支撑等作用。近年来,受益于疝修补手术量增长,疝修补片应用需求逐渐释放。
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根据发病位置不同,疝可分为腹部疝、脑疝等,具体包括切口疝、造口疝、腹股沟斜疝、隔肌疝等。在临床上,疝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疼痛感小、损伤小、复发率低等优势,2021年,我国疝修补手术量达到185万例以上。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疝修补手术量将进一步增长,进而为疝修补片市场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疝修补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疝修补片市场销售收入约13.2亿元,使用量达到210万片以上。经过多年发展,疝修补片种类也趋于多样化,我国疝修补手术以腹股沟疝修补术为主,因此腹股沟疝修补片应用占比较高,达到93.6%以上。
根据材料特性不同,疝修补片可分为不可吸收补片、复合补片、部分可吸收补片及可吸收补片。其中不可吸收补片是市场主流产品,主要包括聚丙烯(PP)补片、聚四氟乙烯(PTFE)补片、聚酯(PET)补片等产品。复合补片克服了单一材料补片粘连、机械不匹配等缺陷,具有并发症少、防粘连等优势。目前可吸收补片应用较少,但可吸收补片在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柔韧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全球范围内,疝修补片供应商有碧迪医疗、强生、巴德医疗、美敦力、北京天助畅运、上海松力生物等。目前国外企业仍占据我国疝修补片市场主要份额,但近年来,得益于技术突破,国产疝修补片在性能、种类、稳定性等方面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叠加国产替代因素,国产疝修补片市场占比在不断提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疝修补片已在国内多个省市列入医保目录,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疝修补手术量将持续增长,疝修补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疝修补片种类较多,随着技术进步、需求升级以及材料学发展,疝修补片正不断向可吸收化、复合化、安全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