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装机,也称为后装治疗机,是一种近距离放疗设备,是利用颗粒状或线状放射源进入腔内病灶区实施近距离照射的放射治疗装置。工作时,施源器先置于目标肿瘤靶区位置,遥控后装机,将放射源通过导管输送到施源器内进行放射治疗,由于放射源后至,因此称为后装。后装机在放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放疗(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技术手段之一,常见的是外照射放疗,例如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射线从外部照射目标肿瘤靶区,杀灭肿瘤细胞,若靶区位于患者体内深部,射线需要透过人体,部分正常组织器官不可避免受到照射,产生副作用。后装机可实现内照射治疗,将放射源置入患者体内(也可以是体表),近距离照射目标肿瘤靶区,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影响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后装机(后装治疗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按照放射源种类不同来划分,后装机可以分为γ射线后装机、中子后装机两大类,常见的射线源主要有铱-192、钴-60等。后装机具有剂量率高、治疗距离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子宫、乳腺、前列腺、胰腺、食道、肠道、膀胱、鼻咽、支气管、皮肤等多种部位肿瘤治疗中,特别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后装机研发制造技术壁垒高,全球生产企业数量少,现阶段主要生产商有美国瓦里安(Varian)、瑞典医科达(Elekta)、德国Eckert & Ziegler Bebig等,其中瓦里安、医科达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代表性后装机产品主要有瓦里安的VariSource iX HDR、医科达的Flexitron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后装机。随着我国医疗设备行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后装机研制技术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现阶段,我国后装机研发生产商主要有北京科霖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备制造厂、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天津荣力电子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大,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是新发病例排名前十的癌症。在此背景下,我国后装机市场发展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