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又称为临终关怀、姑息治疗等,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安宁疗护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政策利好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安宁疗护市场发展加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我国于2017年开启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4259个。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庞大,目前安宁疗护服务仍无法满足需求,未来市场待开发空间广阔。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口占比将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0亿人,占比将超过30.0%。由此来看,安宁疗护市场潜在消费群体庞大。
我国政府对安宁疗护建设的重视度较高,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包括《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我国安宁疗护市场起步较晚,但在政策引导下发展迅速,截止至目前,第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全国180多个市(区),安宁疗护骨干医护人员超过4.0千余名。
目前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主体主要包括第三方安宁疗护中心、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及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四大类。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安宁疗护服务模式趋于特色化、多元化。除此之外,安宁疗护医保政策也逐渐完善,支付方式趋于多样化,如按床日付费、按单病种定额付费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安宁疗护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机构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但在政策持续利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安宁疗护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完善、试点范围扩展,安宁疗护服务有望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基层、农村等地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