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等。其中,重组胶原蛋白是利用基因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到工程细胞内,再通过发酵制作而成的胶原蛋白。相较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成分单一、纯度较高、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较低等特性,还具有易加工、易储存等优点。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种类日益丰富,大致可分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类胶原蛋白、重组人胶原蛋白等。但由于生物技术尚未突破,市面上只有重组类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两类产品。
现阶段,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提供菌种、酵母浸粉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行业,负责不同种类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制造等环节;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重组胶原蛋白主要应用于医疗、食品、饲料、保健品、化工、化妆品等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医疗已经成为重组胶原蛋白最大的应用领域,应用占比为47.83%;其次为食品,应用占比为31.79%;化妆品排名第三,应用占比为13.54%。
重组胶原蛋白具有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优良、抗原性较低等优势,可以促进细胞迁移,从而加速伤口愈合,还可以为人体受损组织提供支撑和结构支持,多用于生产医用敷料、注射填充物、人工骨支架、人工血管等产品。此外,重组胶原蛋白还能提升皮肤的紧致度和弹性,在化妆品、美容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整体来看,重组胶原蛋白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184.94亿元,同比上涨了71.26%。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分布较为分散,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我国规模较大的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主要有巨子生物、聚源生物、创健医疗、锦波生物、创尔生物等。近几年,我国大型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不断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优化生产技术,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随着产业结构逐渐升级,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内部分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