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被称为是下一代病理技术,可实现同一张切片的多个抗体指标的标记、分析和检测,在单细胞分析、生物标志物开发、肿瘤微环境研究、芯片分析、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评估、自身免疫疫病分析、组织形态和功能分析等场景应用前景广阔。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类利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靶标蛋白进行高密度原位标记的酶学检测技术。相比于传统病理诊断技术(如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具有样本需求量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数据量大、信息提供全面、操作便捷、检测通量可控等优势。
2023年9月,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被纳入《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版)》,代表了国家主管部门已认可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价值,未来其相关的项目收费、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我国已具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条件,目前其正处于从科研向临床迈进的关键阶段。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市场竞争较缓和,但基于其前景,国内入局企业也不断增加,包括阔然生物、上海阿克曼病理、艾克发生物、佰诺全景生物、南京弗瑞思生物、爱必信(上海)生物等。在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下,市面上已出现多款合规的染色试剂盒、自动染色机、技术平台等mIHC相关产品。
阔然生物是国内多重荧光免疫组化领域引领者,取得了包括Kreep™多标免疫荧光试剂盒、Krast®全自动多功能免疫组化染色机等在内的30多项备案和生产许可,2023年KR-HT5®高通量荧光数字病理扫描仪获得了国内首张基于多光谱扫描仪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可同时获取免疫调控、肿瘤标记物、细胞状态、间质细胞等信息,且可原位分析各要素间的空间联系,在肿瘤微环境研究方面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目前已有多个专家共识推荐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用于研究肿瘤微环境,如《基于分子标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预测专家共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具有多重优势,完美匹配了肿瘤微环境研究的需求,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具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条件,但作为新一代病理技术,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仍需在标准化制定、试剂和仪器合规化、临床应用、共识指南形成等方面深入布局,以实现真正的临床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