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付费,本来是一个古老的生意模式,但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人们得到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从网上下载免费的英语听力资源;不用考上全球顶尖大学就可以随时随地听到学校里的课程;做手工、教游泳、学做菜……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和知识都触手可及。免费的知识已成为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几年的常态。
但在两年,情况似乎发生了大逆转。一直以来都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高质量免费问答的知乎,推出了“live”,这个有点像线下的演讲,也参考了即时聊天形式的产品,自2016年5月14日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了900多位讲者,共举办1500场知乎live,均场收入1万元,最多的高达20万元;果壳网几乎同时创立“分答”,上线42天,便引进了2500万美元A轮融资;罗振宇创立了知识付费平台“得到”;马东借助《奇葩说》的名气和资源在喜马拉雅上开设《好好说话课程》,大获成功。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院
互联网极为顽固的基石--免费经济正在松动,一股为知识付费的热潮开始兴起。
被认为最缺乏付费习惯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开始热衷于为知识付费,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知识焦虑
一方面,当今社会,知识更迭的速度前所未有,各个工作岗位对人员的技能、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生存压力的驱使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动到了过去无法企及的临界点,令外面的世界显而易见了,大家面对知识有了非常直接的尊重,甚至恐慌。全民都在忙着学习。
二、年轻消费者的推动
所有的知识付费平台都是以年轻人为主。90后比80后、70后的付费意愿都要强。90后、00后加起来付费总量更是超过了70后,前两类人群,有闲、有钱,而后一类是最不愿付钱的一代。
三、移动支付的便捷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院
这股为知识付费的热潮还能持续多久?恐怕除了以上三方面的推动之外,知识付费平台所提供的内容品质也是极为关键的。知识早已成了商品,用户对于商品的质量及服务体验则决定是否愿意继续为其买单。而知识是预付且不可退款的支付模式,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体验,用户的热度便会急剧下降。所以,对于知识付费平台来说,在“水涨船高”的时代风口,持续输出“物超所值”的内容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