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复合材料是由纤维等增强材料与基底(母体)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组合而成,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三大类。与传统的钢、铁、铝以及塑料和橡胶等材料相比,汽车复合材料具有设计灵活、容易成型、轻质、耐腐蚀、强度高等优点,可以广泛用于汽车的外饰件、内饰件以及结构件上。
我国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58年,但复合材料进入汽车工业则比较迟缓,尤其是大批量、标准化应用的历史更短。刚开始我国仅是小规模地在汽车中试用复合材料产品,由于效果不佳,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以切诺基、依维柯、斯泰尔和桑塔纳等各类引进车型在中国的陆续投产,中国的汽车工业才真正开始引入和接触到与国际水平较为接近的塑料件和复合材料新技术,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复合材料也有了实质进步,并逐渐获得客户认可。
近年来,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轻量化更加受到业内的关注。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方法较多,主要为材料、结构和工艺三个方面。其中,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最基础、最核心的手段,碳纤维增强材料则成为轻量化材料的代表,包括SGL Group、日本东丽株式会社、Teijin Group、土耳其DowAksa公司等公司纷纷推出汽车用碳纤维增强材料产品。而日本板硝子、巨石集团、美国欧文斯科宁、Johns Manville等则致力于汽车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与生产。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轻量化的推进,我国汽车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新思界发布的
《2017-2021年汽车复合材料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汽车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2万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