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打开了共享单车,它设计了一种没有停车桩、用二维码开锁、GPS定位、手机App计费的共享自行车服务,比原来带桩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要好不少,很快成为上海潮的出行方式。
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看到了一个被忽略的巨大刚需市场,和一个已经被验证可行的商业模式。短短两个月时间,几十亿元风险投资涌入了共享单车市场。
通过对单车城市的调研发现,目前规模化投放市场以摩拜单车、OFO最多,Hellobike次之,小鸣单车和小蓝车都不足3000台,优拜和骑呗数量则更少。
这是一个秩序混乱、标准缺失的行业,也是一个积重难返、迫切需要被改造的行业。共享单车,正在上下打通、双向引流,进而带来实体经济的重构。
大量资本进入共享单车市场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院
从共享单车玩家的角度看,这场PK归根到底是市场占有率、用户数据、扩张速度、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的综合较量。
一方面,共享单车的硬件正逐渐变得相似起来。GPS智能锁、实心轮胎、铝制车身正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标准。新出现的诸如小鸣单车等公司的产品与摩拜单车十分类似。共享单车被资本催熟后可能在细节和产品质量上难以把控,硬件产品通常需要时间去精雕细琢,而单车的骑行体验和骑行安全向来是用户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自建工厂还是牵手单车制造商,目前大部分共享单车玩家并未深入单车供应链,掌握单车生产制造话语权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大规模生产存在缺失,不可避免出现残次品。
另一方面,共享单车投放越多包袱越重,某种程度上限制后续发展。共享单车玩家需要考虑的是,共享单车固然可以通过更新换代改进体验、优化成本,也使之前大规模投放的单车成为包袱,只有妥善解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思界产业研究院认为,如今,共享单车的创业者们在资本的支持下快速扩张时,也应该小心走偏的可能性。如果现在的共享单车公司都执行了它们的投放计划,那么在一段时间后,北京、上海的人行道上可能就会堆满生锈的、统一涂装的自行车。这时,它在城市管理者眼里就会变成麻烦,并带来管制,这对一个新行业绝不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