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民宿是屋主利用自身或者租用的农居房,结合区域人文、生态、环境资源做成的品质较高又极富特色的小型住宿旅店。一般都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乡间或者海岛。
民宿在国内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多年以来,丽江、大理等地的民宿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前去投宿,感受旅途中的风景和文艺气息。但精品民宿却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营造的是一种疏而不离的生活态度。
大概民宿的概念实在是很吸引人,文艺青年、设计师、程序员等各行各业的人趋之若鹜,纷纷入坑,塑造起一个个单体“网红”民宿。民宿的行业门槛真的就这么低吗?
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7-2021年民宿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一间平均水准的民宿,客房全年入住率为50%,而前期的设计装修投入在百万元以上。新租一栋民宿,前五年的租金需要30万元每年,再往后会涨到35万元每年。一家经营健康的民宿回本周期在4年左右,这就意味着要靠民宿赚钱,一个投资回报期较长,第二需要规模效应。
目前,大部分单体民宿存在准入门槛缺失、配套体验不足、规模不经济、流量不足,前期投资巨大、租金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整个行业准入门槛低,产业链条松散如斯,且原有的资源配置和联动协同过于低效,在行业剧变在即的当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多方共识。
民宿行业升级蜕变之际,正是这个行业最好的时代,也是这个行业最坏的时代。这里有资本泡沫,有迷途业者。但同时也有清醒的创客,及胸藏韬略的商业奇才。
新思界
产业研究院认为,民宿是中国消费升级中发展快速的行业之一,众多资本蜂拥而至。经过这几年民宿的爆发性增长,整个民宿行业已经趋于冷静,资本也开始进入,相较于“单打独斗”地去打造经营一栋民宿,选择靠谱的设计、经营团队参与众筹,集结资源,整合行业产业链,进行连横合纵的尝试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