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汽车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带来希望
近年,共享汽车在国内掀起一阵热潮,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起步较快。但在一线城市,车牌受到严格限制,想要一下子投放上百甚至上千辆汽车,新能源是唯一的选择,而国内本土公司也大多把汽车共享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汽车行业中的租赁业务确实起到了鼓励用户们使用电动汽车的作用。
二、补贴退坡增大锂电池材料需求
2016年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政策调整年,新思界产业研究院预计2017年补贴新政退坡20~40%之后,2018年保持不变,将有助于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与长效机制建立,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行业门槛与技术进步,强化车企与电池厂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车产业短期产销量同环比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当年产销量200万辆,累积产销500万辆的目标有望实现,市场规模扩张5年5倍。适合汽车电池制造的高品质的锂电池材料将继续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院
三、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院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已逐步自给,由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中高端隔膜材料还高度依赖进口,但是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盈利能力较强。而铝塑膜市场主要为日韩国外企业垄断,国产化进程刚刚开始。
新思界
产业研究院认为,锂电池材料总体存在中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锂电池产业链的各个部分企业还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在高端产品方面增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