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工业4.0时代的重要角色,随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采用传感器采集数据,进一步去挖掘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分析提升设备效率,预测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减少停机损失,让工厂更贴近市场需求。
近年来,万物互联时代高速成长,作为整个物联网的“心脏”——数据采集的入口,传感器将迎来一轮迅猛的发展。同时,受到来自智能硬件、智能汽车、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强大助力,传感器还将向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领域不断扩展。
全球传感器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和2010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2011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传感器市场增速比2010年下滑5%,市场规模为828亿美元。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复苏,201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952亿美元。据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介绍,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019亿美元,预计2016-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到2021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906亿美元。同时,到2025年,物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2.7万亿到6.2万亿美元之间。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红外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虽然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但传感器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高端领域核心技术未掌握,高端人才不足,生产、封装及测试的自动化、规模化能力低,缺少龙头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敏感度低。
中国目前在高端传感器领域的缺口非常大,同时也意味着将有一块巨大的蛋糕等着传感器厂商们去分,国产传感器产业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自动化产品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高端工业自动化传感器领域,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用的高端传感器90%以上主要来自欧美、日本等技术发达国家,而且价格昂贵、货期长,甚至禁止某些产品向中国销售、禁止向中国军工企业及高科技领域销售等。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8年传感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未来我国传感器的研发过程将呈现两阶段的趋势。一是技术创新,根据未能满足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在第一阶段中,传感器研发创新的方向源于智能装备、创新设备的需求,研发人员根据使用需求,创新出新型传感器。二是成本降低,应用落地,产品逐步切合产业化需求。在第二阶段研发创新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智能装备产业化应用的需求,研究人员从对技术开发的关注转为对成本下降的关注,以实现传感器大规模生产、智能装备产业化应用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