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养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新兴的养老方式。国家发改委2016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了“智能护理机器人”,并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标志性产品,指出要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商品化。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介绍,护理型机器人相比其他领域的同行们,还面临着道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质疑,但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也在催着这一领域快速地发展。
事实上,这个“将来”已经悄悄到来。
现阶段,日本的老龄化非常严重。65岁以上的人口高达1.27亿,超过日本总人口的25%。到2065年,65岁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占总人口的40%。。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估计,日本的护理型机器人市场将在2015年到2025年间增长20倍。
不仅在日本,在中国,护理型机器人也开始逐渐得到推广。机器人与相应的传感器相连,能够感应老人意外跌倒,一旦发生意外,它就会通过短信向管理者发出报警信号。家属或者护工人员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摄像功能,了解情况并采取救援。
护理型机器人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弥补养老人力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不过,智能“护工”走进家庭,更难跨越的是人们的道德和心理障碍。
护理型机器人的使用还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信息的担忧,机器人获取的数据越多将换越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同时,个人信息也暴露的越多。
另外,机器人虽然可以在某些功能上替代甚至超越子女和护工,但在情感上永远无法代替人类。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护理型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伴随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人赡养问题变得愈加复杂,护理型机器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人赡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孤独的老人而言,当他们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护理型机器人的潜在优点可能会大于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