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问题会危及人身安全,大气防治迫在眉睫。大气治理的重点在于控制污染源头,雾霾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机动车、燃煤、以及农牧业等。大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而形成;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
目前对于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指标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工业污染源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分别占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88%、氮氧化物的68%,烟(粉)尘的84%;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也占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0%。工业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8.8亿千瓦,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9.1亿千瓦,分别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3.8%和86.7%。目前脱硝、脱硫机组的安装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行业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存量市场空间预计将逐步萎缩。目前非电行业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非电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都将逐步释放巨容量。
钢铁行业污染影响最大的工序为烧结,最大的污染物为氮氧化物。钢铁行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二噁英、苯、酚类以及重金属等。水泥行业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煅烧工序污染最大。石化行业是燃煤为主,燃烧产生的烟气与煤电行业产生的烟气较类似,主要来自锅炉、加热炉、热解炉、焚烧炉和火炬,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烟粉尘等。
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通用的废气处理技术主要为脱硫、脱硝和除尘三个方面,大部分大型企业采用的处理装置与火电厂类似。但由于非电领域行业众多,不同行业之间生产工艺差异较大,适用的废气治理技术存也在一定差异化。为了针对性解决各个行业特定工艺造成的污染以及特殊的污染物,目前也有一些相适应的污染处理技术被研究与应用。在目前的单项污染物治理中,由于技术问题,在处理某一种污染物时,针对其他环节与污染物处理的配套技术未跟上,导致了二次污染。为了进一步治理雾霾,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需要得到推广应用。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预计今后几年非电大气治理市场将会快速发展。非电行业企业市场相对电力行业较为分散,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上游设备及服务提供商议价能力强,而非电企业议价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