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历三次出生率高峰,1985年至1997年是我国“第三次婴儿潮”时期,其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过2000万人。目前,在“第三次婴儿潮”出生的新生儿已进入了20-29岁的生育旺盛年龄段,在高育龄人口的大基数背景下,我国将迎来“第四次婴儿潮”时期。在明显的人口需求拉动因素的主导下,我国整体母婴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动能,并迎来新的高峰。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母婴用品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
2013-2017年我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国民收入持续攀升,国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母婴商品消费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国民消费理念的转变也进一步增加了母婴商品消费的刚性。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带动年轻一代知识水平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在育儿后仍然坚持全职工作,使得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充裕,年轻父母对婴幼儿产品的支出能力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婴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比其他商品较弱。家长们对食品及其他婴幼儿用品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关注度直接导致人均婴幼儿用品消费的持续上涨,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增强,因此,有利于国内母婴消费市场长期保持需求与价格刚性。母婴商品消费的相对刚性及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促使母婴零售市场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母婴商品市场主要表现为四种零售业态,包括商场/百货、超市/大卖场、实体专营店、互联网线上销售等。伴随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年轻父母对于基于PC、手机等终端的新兴购物渠道的接触不断上升,这使他们在互联网和移动购物的花费持续增长。随着育儿知识的不断普及,孕妇以及新生儿家长群体消费观念也在逐步转变。新生儿家长越来越注重育儿相关消费的科学性、便利性和品质化,消费者愿意更多的借助于成熟母婴商品辅助育儿,从而促使母婴商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
新思界
行业分析研究员表示,未来,婴儿娱教用品占比必将显著上升,从而为整个母婴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随着中国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的升级,中、高端母婴商品的消费有望进一步拓展到更多市场。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潜力的深入挖掘等层面的积极变化,将推动母婴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