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疗器械制造商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EIT)借助3D打印技术,研发了一种多层3D打印椎间融合器。该植入物具有先进的材料属性,它是通过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针对患者解剖结构定制而成。近日,EIT公司的研发成果已经获得了权威机构FDA的认证,这也让其成为全球首批获得自主研发椎间融合器认证的医疗企业。
钛网融合器出现的时间较早,是主要的椎间融合器产品之一,其具有卓越的材料和机械性能,系统内在稳定性强,可内填植骨,易发生骨性愈合,且适用范围广,可与各种内固定器械配合使用。钛网前路重建可恢复脊椎高度和曲度,从而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学表现,且生物相容性和组合性好,使用简便,可修补多种大小和形状的椎体缺损,疗效显著。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脊柱创伤和疾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的患者在进行外科治疗的同时,必须采用植入物植入进行结构或功能的重建等。为此,我国不断加大对钛网融合器的研究,促使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也逐渐完善。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8-2021年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量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钛网融合器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而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钛网融合器的需求量为17.71万个。
另外,2014-2017年,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的产能和产量、产值等都不断增长,但目前,由于内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不大。2017年,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48亿元。
2014-2017年中国钛网融合器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钛网融合器能够起到维持椎体正常间隙和融合相邻椎体的作用,属于永久性内植入物。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国内和国际市场对钛网融合器需求的继续增加,进而带动钛网融合器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