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大力补贴扶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几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不仅在中国烧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之火”,而且还将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带出中国,走向世界。总体而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产销量均大幅提升,技术研究也不断深入,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尽管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较少,但是其发展势头仍较高,在政策补贴逐渐退出之后,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53.3%。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
依照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和政策的走向,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趋势,新思界产业分析师预计,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都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增长至515万辆。
图表:2014-2020年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分析及预测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尾气治理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尾气治理行业的兴起是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码,尾气治理行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一旦传统的机动车市场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瓜分,那么尾气治理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急速萎缩。那么,按照当前的发展形势,刚刚迎来发展高峰的尾气治理行业又能繁荣到何时呢?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从数据上来看,尽管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与经过漫长的市场积累的机动车辆市场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整体市场规模仍较小。发展时间的长短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与机动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充电桩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服务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与机动车仍有较大的差距,在越野、重卡等对动力参数要求较高的车型上,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新能源电动汽车仍无法介入。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符合当前环保的主题,是未来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但是机动汽车也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之处,至少一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无法与之相比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会越来越好,其相关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也会越来越完备。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短期内,新能源电动汽车还无法撼动机动汽车当前的市场地位,未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会持续增长,尾气治理产业发展规模也会随之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对机动车市场的不断侵蚀,和尾气治理行业自身市场饱和度的不断提升,行业发展速度也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