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前景广阔 核心软件及车载终端投资价值高

2018-03-06 18:09      责任编辑:崔焕轩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前景广阔 核心软件及车载终端投资价值高

        近日,GTT发布了Opticom公交分析(Opticom Analytics for Public Transit)应用,该平台可分析相关数据,为公共交通机构提供清晰易懂的关键性信息,告知其通过十字路口的车辆总数及功能强大的调度分析。此外,GTT还提供了公交运营表现的历史性数据及实时数据,在Opticom TSP系统的辅助下,客车还能要求延长交通灯的变灯间隔,从而降低行程耗时,尽可能提升公交管理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实时表现。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是指立足于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组织模式的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动态地获取实时交通信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从而强化区域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功能的整体化系统。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包括公交调度中心、分调度中心、车载移动站和电子站牌等部分。一套完整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作为智能交通的主要细分领域之一,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各地都在争先创建“公交都市”,大力提倡绿色公交、节能减排。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作为公交都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目前,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应用仍未普及,主要需求市场集中在华东、华南以及华北等地区的一线城市,其他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仍未完善。同时,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行业内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对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项目的推广、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主要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企业有: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蓝泰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蓝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

        近年来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行业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欧美以及日本相比,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落后。首先,是补充GPS定位精确性不足的问题,有的采取RFID等技术补充站台和场站定位问题;其次是公交信号优先,也有些地方进入实施阶段;还有客流检测,现在市场上客流检测技术和设备很多,精确度都不一致;最后,一些关键节点的技术以及设备还未实现国产化。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主要包括软件从、车载设备、站载设备及其他。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通常为定制化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企业对于软件、设备等都有不同的方案。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行业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行业软件产品、车载设备、站载设备及其他产品需求规模占比分别为40.2%、44.6%、15.2%。

图表:2017年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细分产品需求规模占比分析
2017年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细分产品需求规模占比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认为,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几年,随着公交车保有量、运营里程的增长及运营路况的复杂化,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整体来看,2018-2022年,中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投资价值较高,但同时由于技术壁垒、客户资源壁垒及竞争风险等因素,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投资也面临较大的风险。

        从细分市场来看,简单的GPS设备、喊话器等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市场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盈利空间较小,投资价值也较小;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核心软件及车载终端一体机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由于进入壁垒较高,市场竞争相对比较缓和,盈利空间较大,投资价值也较高。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