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 优点在于运输量大、准时性好、运价低,适用于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和长途客运。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和铁路本身竞争力不足的影响所致,我国铁路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占比持续下降,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受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煤炭、矿石、钢铁等主要铁路货物运资需求下降;其二,汽车、船舶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兴起,致使铁路相对竞争力的下降;其三,铁路体制僵化亟待改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下滑至33.6亿吨、23754.30亿吨公里,近三年保持持续下滑态势。2017年国内铁路运输有所好转,全国铁路货运量36.89亿吨,同比增长10.7%;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26962.2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3%。
2013-2017年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指标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交通运输部,新思界项目组统计整理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认为,2017年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强势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随着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深入,铁路与港口、货场之间的衔接更加畅通,铁路由于具备成本、环保、规模等多方面的优势,其承担的货运量逐步增加。特别是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铁路要与国道、港口、巷道、油气管道互通互联,“构建运行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综合交通普通干线网络”。铁路与矿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港口等有效衔接,实质上也让干线铁路网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其二,尽管铁路在“门到门”的运输上存在不足和短板,比如集装箱货运量偏低、增值物流运输偏低、制约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大量存在,但铁路货运一直在积极从市场化角度适应并贴近现代物流运输市场的需求,主动扭转这一趋势,其在集装箱运输、冷链物流方面的业务量增长非常显著。上述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对铁路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预见,铁路运输在增值物流板块未来会有更多亮点,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为您提供《
2018-2022年中国铁路货物运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