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轻型卡车行业进入成熟期 整合性增长成未来发展趋势

2018-04-19 08:43      责任编辑:冯瀚东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轻型卡车行业进入成熟期 整合性增长成未来发展趋势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对汽车下乡提供财政补贴,该政策共实施22个月,至2010年12月31日结束。在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下,我国轻型卡车产业迎来了爆发,2010年轻卡产量达到历史高峰。2011-2016年随着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退出及市场饱和,国内轻型卡车市场进入结构升级阶段,产量持续下滑,2016年国内轻卡产量为155.12万辆。2017年在GDP微幅反弹、国五排放标准实施、淘汰“黄标车”等多重因素带动下,轻型卡车产量在连续多年下降之后迎来增长,2017年国内轻型卡车产量为173.83万辆。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轻卡在我国卡车消费结构中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1999年,该阶段为轻卡的高速发展期,轻卡占比由1990年的40%提升至1999年的50%;1999-2015年,该阶段轻卡为我国卡车市场的绝对主力,市场占比超过50%;第三个阶段,自2016年以来,卡车产业周期进入成熟期,轻卡市场占比略有下滑但仍占据市场主体。
 
        轻卡主要用于城镇物流,在宏观层面上轻卡销售主要受城乡经济的影响,而受固定资产和出口波动影响较小,销量波幅较小,呈现一定的弱周期性,与GDP形成较强的相关性,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微观层面上轻卡销售主要受到产品价格、品牌、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影响。
 
        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6.9%,高于市场预期,扭转了2011年开始的经济放缓趋势,在国家取消低速货车、淘汰黄标车、强力推行国五标准及电商快递物流、冷链运输等细分市场兴起等多重因素主导下,国内轻卡市场回暖,2017年国内轻卡销量增幅超过两位数,达到171.89万辆。同时排放升级引起的产品升级导致售价上涨,促使轻卡产品进一步高端化,原本定位中低端产品的企业面临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的局面,同时随着物流企业的兴起,企业逐渐成为轻卡的用户主体,对产品的性能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25家企业销量在万辆以上,与2016年相比增加3家,国内轻卡依然维持着“3+N”的竞争格局,福田、江淮与江铃成为国内轻卡市场知名度最高的三个厂家。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18-2022年中国轻型卡车行业供需状况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进入成熟期后,中国轻型卡车增长将以替换升级为主要驱动力。根据中国轻型卡车销售规模,2017年复苏的销售态势有望延续至2020年,中国轻型卡车市场规模整体增长空间有限。预计2018年中国轻型卡车的需求规模为1125.6亿元,2022年小幅下降至1019.6亿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