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早餐是以谷物玉米、黑米、小米、荞麦、大米、小麦、燕麦等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片状再加入牛奶(冷食)或稍煮沸片刻(热食)就可食用的早餐食品。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生活方式的革新,更多中国消费者开始尝试并接受谷物早餐,从而带动了谷物早餐销量的增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3年谷物早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谷物早餐的销量相比于2016年增长了9.3%,行业的销售情况良好,增长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销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谷物早餐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至2017年,谷物早餐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14亿元。
虽然中国谷物早餐行业销售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产品渗透率依然较低,仅为3%。在中国早餐市场,除了豆浆油条、汤包汤面、广式早茶这样的传统早餐,还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品牌,消费者有着丰富的选择权,谷物早餐产品在渗透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渗透率较低的问题,谷物早餐行业内企业开始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结合国人需求,优化谷物产品。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不同,针对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生产差异化谷物早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内一些企业开始拓展谷物早餐产品形态和消费场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早餐谷物饼干等新产品,以满足新型消费需求。
加大广告投入,增加产品曝光度。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产品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谷物早餐产品。
渠道下沉,扩大市场。一些品牌在投放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也开始投放三四线城市,将产品放置在商超显眼位置,吸引用户购买,更好的让产品进入家庭消费市场。
创造早餐谷物与牛奶消费关联。牛奶在中国消费群体中的渗透率非常高,达到了93%以上,但牛奶本身不能作为一个早餐,它需要搭配其它产品,将谷物早餐与牛奶搭配在一起,能提高谷物早餐的渗透率。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表示,随着谷物早餐渗透率的提高,行业销售收入将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2023年,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