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设备将传感、识别、连接和云服务等技术综合嵌入到眼镜、手表、手环和服饰等日常穿戴的设备中,实现穿戴智能化,并通过这些设备收集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专属的个性化服务。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目的是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低功耗芯片、柔性电路板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再加上互联网巨头跨界进入可穿戴领域,各种新型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不断推出。在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可穿戴智能设备已成为全球发展快速的电子产品之一。
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迅速升温,进入的企业不断增加。现阶段,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生产企业出货量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Fitbit、小米、苹果、Garmin和三星。这五家公司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主打产品都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在我国市场上,除了小米和苹果之外,其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增长幅度并不大,因此在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中,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并没有占据绝对地位。发展到现阶段,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整体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而VR头显、智能服装等其他可穿戴智能设备正在崛起。
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产品设计尚不成熟,续航能力差、功能不实用、测量数据准确性存在误差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
可穿戴智能设备发展到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从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于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的功能与智能手机类似,并且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更高,可穿戴智能设备缺乏突破性,市场面临可持续增长的挑战,尤其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领域。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员表示,可穿戴智能设备要想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摆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与智能手机的功能区别开来,突破现有的功能模式,展现产品的独特性。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功能的开发,如何与物联网相结合,把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分析计算,帮助消费者改善生活品质,起到真正的智能化作用,也是可穿戴智能设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