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或液体废物。根据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废由原来的49类362种调整为46大类479种,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等。
危废处理关乎国民健康与生态安全,我国对危废领域的重视度正在不断提升,环保政策不断趋严,环保督察、清废2018、二污普等政策陆续出台,排污许可制度、环保税及规范化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环保执法与制度完善是危废处置需求释放的关键推力,分别从短期和长期推动处置需求持续提升,在2018年政策收紧的情势下,危废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中国危险废物处理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增量部分。从我国工业发展体量来看,在产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危危险废物每年至少新增六千万吨以上;此外,随着政策监管的趋严,每年新增危废中瞒报、漏报行为大幅减少,非法转移和倾倒途径被切断后,该部分危废处理也将会回归正规化途径,也会促进增量提高。二是存量部分。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忽略了危废的处理,未经处理的危废被随意倾倒,该部分存量亟待处理。近两年不断趋严的环保督查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危废未经处理,在新疆、青海、云南等地,数百万吨的石棉、冶炼废渣以及油泥等危废产品仍需进一步处置。增量和存量的双重增长带动了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十三五”期间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待处理危废不断增长,但是目前中国危废处理行业整体处理能力并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现阶段,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集中度低,龙头市占率仅为不足4%。截至2017年底,全国拥有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共有2000余家,但是大部分呈现资质少、规模小、处置能力弱的特点。从危废处置能力来看,中国大部分危废处理企业的年处置能力在5万吨以下,仅有4家企业危废年处置能力超过20万吨。
新思界
产业分析是表示,目前,东江环保、光大国际、威立雅中国等作为老牌龙头企业,大部分掌握危废填埋场、焚烧厂等重要终端资源和危废运输、收储等能力,企业优势明显,高能环境、雪浪环境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进入危废领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政策带来的行业风口下,资本加速布局危废处理,但是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中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与当前待处理量仍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