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 行业集中度较低

2019-07-26 14:42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 行业集中度较低

  危险废物主要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及液体废物,危废的产生大部分来自于工业和医疗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是四大主要危废产生行业。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三五”期间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危废产生量达4451万吨,2017年为4992万吨,按照我国复合年增长率10%的危废产生量来计算,到2021年,我国危废产生量将达到7400万吨以上。庞大的危废产生量造成巨大的环保压力,成为推动我国危废处理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危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填埋和物化处理。危废处理难度较大,因此收取费用相对较高,利润率相对较好。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危废处理量有所提升,2016年,我国危废处理量为3732万吨,但仍明显低于产生量。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总体规模小、产业分散,且还有大量危废遭非法处理,因此我国危废处理率较低,未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危废的来源及属性复杂,处理成本高,处置技术门槛也较高,具有高危性和复杂性,因此为废处理行业在资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但危废处理行业利润率较高,仍吸引较多资本进入。我国危废处理企业数量众多,民营企业占据绝对份额。
 
  我国危废处理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大部分属于年处理能力在1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行业内处理能力排名前10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为8%,行业呈现散、小、弱的发展状态。在危废处理市场中,东江环保、光大国际、威立雅中国、新宇国际等企业规模较大,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2018年,我国环保行业并购案较多,其中危废处理领域并购案明显提升,占比较高,成为环保行业内并购的焦点领域。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危废处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较多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迅速扩大规模进行市场布局,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扩大,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新版危废名录出台,危废处理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整体规模小,产能严重不足且地域分布不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危废产生量不断增加,我国危废处理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产能较大、技术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受益更多,未来将形成规模优势,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