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油田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行业规模不断增加

2018-11-01 18:26      责任编辑:李夕冰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油田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行业规模不断增加
 
  2017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增速回升,石油表观消费量约为5.88亿吨,增速为5.9%。全国原油产量继续下降,为1.92亿吨。中国天然气消费超预期增长,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供气不足和LNG零售价格飙升。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油田行业细分市场深度市场调研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将首次突破6亿吨,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2018年地炼原油配额大幅增长,成品油资源过剩,业内竞争将加剧,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多煤少油”的国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油气资源虽有一定的潜力,但大部分都处于开采条件较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难度大,工艺要求复杂,且成本较高,导致近年来油气对外依赖度持续增长。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行业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国际定向井技术发展迅速,而国内却发展缓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加大。

  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保持增长势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行业随之稳定发展。国内油气田技术服务行业已经向所有社会资本开放,逐步形成了国企、民营、外资充分竞争的局面。

  国有企业中以中石化、中石油下属设备制造企业为代表,具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和行业背景。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部分企业在钻采专用工具各细分领域,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受制于技术条件和资金匮乏,产品只能停留在低端领域。国外企业具有成熟而先进的石油钻采技术,但由于国内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目前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以合资经营的方式较多,市场影响力具有一定局限性。

  石油公司逐渐将油田服务业务进行剥离和外包,大型综合性石油公司分成了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油田服务公司,推动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的专业化进程。

  复杂的开采环境和持续变动的国际石油价格促使油田服务行业采取先进技术,并且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发展。具备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的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巩固并提高市场份额的机会。

  民营油田服务技术公司受益于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石油行业产业链建设的政策,市场空间将逐步扩大。

  受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我国油田环保技术服务3-4年才真正形成规模化的发展,尚处于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清洁能源的生产,新思界产业研究员预计,未来中国油田环保技术服务的发展将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