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生态环境改善需求大 生态修复市场空间广阔

2019-07-01 18:20      责任编辑:杨又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生态环境改善需求大 生态修复市场空间广阔

        “十九大”报告首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中增加了“美丽”一词,将“建设美丽中国”再次推向了风口,改善生态环境的地位凸显,生态修复市场空间广阔。
 
        生态修复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从生态污染的对象上来看,我国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河流生态修复、湖泊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土壤污染修复、草原生态修复等,不同场景所涉及的生态修复技术不同。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生态修复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生态修复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阶段,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而行业需求空间较大,同时,行业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壁垒,行业内企业竞争并不激烈。当前国内生态修复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以分为规模大、业务范围广的全能型公司、拥有独特技术的中型公司、科研院所、外资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从生态修复细分市场来看,水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修复市场空间大。2017年,全国地表水1940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1317个,占67.9%;Ⅳ、Ⅴ类462个,占23.8%;劣Ⅴ类161个,占8.3%。510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8.8%、23.1%、1.5%、51.8%和14.8%,较差级和极差级合计达到66.6%。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在2017(第十五届)水业战略论坛表示,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基于重点领域工程任务量的测算方法,依据投资单价和工程任务量初步估算,预计完成“水十条”的全社会投资大概是4.6万亿元。整体来看,预计今后几年水环境修复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万亿级市场有待开拓。
 
        土壤修复方面,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修复市场潜在空间超7万亿,“十三五”实际投资额近1700亿元,足够支撑行业高速发展。
 
        近几年,随着土壤修复的迅速兴起,土壤修复类公司数量也出现了快速增长,部分原本只涉及水环境修复的公司开始布局土壤修复,形成“水土共治”的业务模式。
 
        新思界行业研究员表示,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有一定进入壁垒,短时间内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市场较为分散。但是伴随着修复需求和行业内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将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