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育儿观念的升级,婴童用品已经成为我国育儿家庭的必需用品。婴童用品涵盖衣、食、住、行、用、玩、教等多个领域,产品类型丰富多样。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523万人,出生率较2017年有所下滑,但出生数量依然庞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婴童用品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婴童用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婴童用品中,玩具零售规模为705亿元,同比增长8.9%;手推车零售规模为131亿元,同比增长6.2%;安全座椅零售规模为45亿元,同比增长4.1%;奶瓶零售规模为52亿元,同比增长14.3%。整体来看,我国婴童用品零售规模持续保持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从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来看,以玩具市场为例,通过京东、天猫、淘宝等综合购物平台购买的比例为25%,通过微商购买的比例为5%,通过品牌官方网站购买的比例为5%;通过专卖店、商场、超市、母婴店等线下渠道购买的比例合计为60%;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比例为5%。线下渠道依然是我国婴童用品的主要购买渠道,但线上渠道对婴童用品企业扩大知名度和销售范围有较大帮助。在新零售背景下,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将成为婴童用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我国婴童用品品种不断增多,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但整体来看,我国婴童用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开发程度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品质良莠不齐。一些小微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着安全隐患,用价格战的方式快速进入市场,造成行业发展混乱、市场竞争不公平的乱象。
我国婴童用品市场中还存在较多外资品牌,与外资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在较多领域竞争力不足。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我国消费者对婴童用品的精细化、品质化、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婴童用品行业需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向精益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向发展。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是我国婴童用品行业的必由之路。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家庭收入不断提升、育儿观念逐步升级,我国婴童用品人均消费金额逐年提升,未来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发掘空间。同时,随着消费能力的增长,精细化的新型育儿观念正在逐步由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扩展,山寨品和小品牌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需求将逐步向大品牌集中。在此趋势下,我国婴童用品企业需注重品质化和品牌化发展,增强对外资品牌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