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类是大洋性洄游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近海、外海和大洋中。金枪鱼主要消费形式有生鲜、罐头制品等。其中,用于生鲜的金枪鱼单体长度较长,销售单价普遍较高,主要种类为蓝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成年的黄鳍金枪鱼、剑鱼和马林,一般用作刺身和寿司使用,因此也将以上鱼类归为高端金枪鱼;鲣鱼等单体长度较短,销售单价较低,是生产罐头类制品的主要原料,因此将其归为低端金枪鱼。
金枪鱼营养价值极高,肉质柔嫩鲜美,向来是日本、台湾人最爱的海鲜料理之一,尤其是金枪鱼生鱼片堪称生鱼片之中的极品。制成罐头的油浸金枪鱼也非常可口,不但深受东南亚一带人民喜爱,连欧美人士也喜欢用来配制三明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另外,金枪鱼鱼肉中含有丰富的DHA、EPA、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美容减肥、保护肝脏、防止动脉硬化、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激活脑细胞等功效,因此其作为提取物原料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保健品行业。
金枪鱼资源的利用受到国际金枪鱼管理组织的监管,对主要金枪鱼种类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措施,不但规定捕捞数量,而且限制捕捞水域和作业船数,包括减少延绳钓渔船数量、对围网渔船实行休渔、限制使用FAD人工集鱼装置等措施。由于国际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渔业管理的加强,资源国对自身利益的强化,以及劳务费用的提高等因素,近年来,美、日、韩、西班牙等传统生产国,都削减了金枪鱼渔船数量,退出部分海域的作业,这也给中国金枪鱼产业带来了机遇。
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全球金枪鱼远洋捕捞行业正在逐步由日本和台湾转向中国大陆。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全球金枪鱼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3月,我国在OPRT注册的渔船数量为196艘,OPRT注册渔船总数为896艘,占比21.88%;2018年,中国金枪鱼行业产量增长至30.63万吨。未来中国将拥有比日本、韩国和台湾更强大的实力,提供更多的金枪鱼,预计2024年,中国金枪鱼行业产量将达到44.53万吨,同比增长5.8%。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市场对金枪鱼稳定的需求量为金枪鱼捕捞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由于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及国家对远洋渔业的大力支持,国内远洋渔业发展迅速。虽然OPRT已限制向其注册的大型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的总数量,但我国从事金枪鱼远洋捕捞的企业所拥有的该类渔船总数仍在不断上涨,并有望通过买入旧船的形式继续进行船队扩张。此外,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对生活品质重视程度的增加,金枪鱼的市场需求也有望继续增长,从而推动金枪鱼捕捞业的发展,国内从事远洋渔业的企业承接日本金枪鱼远洋捕捞产业的转移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