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步深化,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0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养老需求日益增大,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仅为4.01万亿元,发展到2018年增长至6.6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长率为13.2%。预计未来我国养老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8万亿元。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领域发展不完善,未来拥有巨大成长空间。预计到205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100万亿元,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养老产业涉及范围广阔,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具体涉及领域包括养老金融、福利器械(含药品)及设施、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养老地产、综合性医护管理服务,家政及其他服务、护工培训及文化生活等。养老产业的发展可带动多个行业共同进步,其经济效益及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推行9073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模式占整体养老比例的90%,社区养老模式占整体养老比例的7%,机构养老模式占整体养老比例的3%。我国养老模式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子女时间不足,家庭养老压力和矛盾突出;社区养老对老人居住的集中度要求较高,且服务半径有限;机构养老面临资金不足,养老床位紧缺,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现阶段我国机构养老仅占整体养老比例的1%。我国三大养老模式各有优缺点,为满足不同养老需求,三大养老模式需配合发展。
养老机构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养老机构整体运营情况不乐观。2018年,我国养老机构中,全年盈利的数量占比仅为10%,持平的数量占比为60%,20%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我国养老机构床位紧缺,但仍有八成以上的养老机构难以实现盈利,表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未来需持续改善。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养老产业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加。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养老相关政策,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5月,国务院决定加大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的税费政策优惠。我国政策利好养老产业发展壮大,养老产业需把握机遇加快成长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