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垃圾分类市场前景广阔 领先企业将优先受益

2019-07-18 12:59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垃圾分类市场前景广阔 领先企业将优先受益

  垃圾分类是按照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将垃圾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增大,生活垃圾合理处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我国202个大中城市每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2亿吨以上,且仍在持续增长。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垃圾清运量不断上升,2009-2018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年均复合增速在5%以上。我国垃圾处置率达到99%以上,但由于垃圾分类没有贯彻执行,垃圾合理处理的份额占比较小,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产业链的最前端,对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重要影响。
 
  2019年6月,住建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7月1日,上海率先强制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中国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进行分类。其中,收集和运输环节由环卫行业主导,垃圾分类收集会带动垃圾收集设备的使用量,分类运输会增加运输频次,带动环卫车辆的需求量。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回收垃圾中的湿垃圾可以焚烧发电,实现垃圾资源化,会带动焚烧发电设施设备的需求。总的来看,垃圾分类行业中的各个环节均可以刺激相关设施设备的需求释放,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垃圾分类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垃圾分类强制实施政策持续推广开来,垃圾处理产业链的源头和中间环节将逐步理顺,到2020年,我国垃圾分类全国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完成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将涌向末端处理市场,对垃圾处理行业的处理能力提出挑战。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焚烧发电等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拥有扩张实力的领先企业将优先受益。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垃圾分类政策逐步实施,将带动整个垃圾处理产业链快速扩大,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垃圾分类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在垃圾分类产业链中,运输、处理端相关设施设备生产企业以及垃圾处理企业最为受益,相关企业可抓紧时间布局,实力强大、拥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