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垃圾分类成为热门话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应当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这也是首次以法律形式固定垃圾分类。
同时,住建部等九部委也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垃圾分类时间表:自今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宾馆、饭店和超市等经营场所率先实行。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大于两亿吨。2015年我国固体垃圾年产量达到2.5亿吨,处理费用为159.8亿;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4.7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3月,除西藏日喀则外,其他45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均以意见、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的形式对垃圾分类进行了“日程规划”。
垃圾转运设备是指用于垃圾分类领域的专用运输设备,包括湿垃圾运输车辆、干垃圾转运设备、有害垃圾专运车等设备。干垃圾转运设备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转运设备,包括自装卸式垃圾车(1.5吨干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3吨干垃圾车)和自卸货车,其中自卸货车均价在12-15万元/辆,压缩式垃圾车均价在30-33万元/辆,自装卸式垃圾车在18-20万元/辆。伴随着垃圾分类的执行,湿垃圾运输车辆备需求增加明显,湿垃圾运输车辆一般为封闭车厢,需解决传统垃圾运输车跑冒滴漏的问题,价格较为昂贵,一般在32-35万元/辆。有害垃圾专运车技术含量高,单价在34-40万元/台之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
《2019-2024年湿垃圾运输车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一方面,面对受服务市场化扩展、地方政府赔付能力减弱、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的环卫设备行业增速放缓形式,垃圾分类有望增加环卫设备、湿垃圾处置需求。对于环卫企业、垃圾收转企业来说,试点项目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升有望拉动相关企业的增长。以上海为例,当地在今年底将“配齐”接近952辆湿垃圾运输车辆、逾4000套(台)干垃圾转运系统设备、15辆有害垃圾专运车。粗略计算,近上海市垃圾转运设备市场容量就达13.33亿元。
根据《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分类运输环节要防止“先分后混”,要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预计垃圾分类将拉动垃圾运输车辆的需求,尤其是湿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和有害垃圾的运输要求防渗性和密封性,2020-2025年新增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市场空间为141.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