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国防信息化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十九大”明确提出:“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2020年信息化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着眼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要求,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将维持较高增速。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是计算机,还是因特网,都是先由军事需求牵引,军方首先研发,继而在民间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军民融合发展,特别是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军民融合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明显提高,军与民的界限日益模糊,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国防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
《2019-2024年军用光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市场报告显示,装备信息化是军队当前的发展核心,着重加强军队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的军事通信技术和装备、增加军事通信领域投入、军事通信技术完成升级换代,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军工信息的发展。且在光通信行业持续高景气的当下,军工信息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目前,国防军队战略通信网主要以地下有线通信为主,如光缆,并辅以微波、卫星、对流层散射等无线通信手段;战术(战役)通信网中则以短波、微波无线通信手段为主,结合使用了野战被覆线、对称(同轴)电缆、野战光缆等多种有线通信手段。因此,在军民融合政策的驱动下,光纤光缆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如亨通集团、中天科技、法尔胜、通光线缆、凯乐科技、特发信息等企业。
此外,中国海军崛起,海洋信息化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我国周边海洋地缘形式复杂,在东海、南海等区域皆存在海洋权益的纷争。从长期看,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海洋权益的维护需要海上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作有效支撑,打造一支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现代化海洋强军十分迫切。
因此,加强海基网络设施建设,加强大型海洋岛屿海底光电缆连接建设,推动海洋综合观测网络由近岸向近海和中远海拓展、由水面向水下和海底延伸,发展中远距水声通信装备,推进海上公用宽带无线网络部署等成为海洋信息化的基础。其中,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海底观测网技术日受重视,其关键技术一方面是深海耐压光缆制备以及铺设,一方面是水下侦听装置以及支持热插拔的接驳盒的制造。目前,相关企业已与军方达成合作,掌握了成熟的全套技术,并进行了试点。未来,海底观测网建设将逐步展开,多家企业也纷纷布局,抢占行业先机,如亨通海洋、中天科技等。
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认为,当前,我国军队正处于加紧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任务阶段,我国对军事通信领域强有力的支持性产业政策,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周边政治局势的日趋复杂,我国日益重视国防建设,着重加强军队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幅增加在军事通信领域的投入,大力发展先进的军事通信技术和装备,将为军事通信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作为提供通信基础设施的企业也将从中受益,预计2023年军用光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