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行业逐渐度过整顿期,我国乳制品的生产量、消费量、销售总额均呈平稳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年乳制品总产量为2687.1万吨,消费总量为2946.83万吨,市场规模超过4362亿元,同比增长4.34%,乳制品消费市场开始回温。2019年上半年,中国乳制品产量已超过1306万吨,同比增长6.59%。乳制品行业逐渐进入复苏期,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2018年中国乳制品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是伊利、蒙牛、光明、养元智汇、娃哈哈,其中伊利、蒙牛两大品牌约占中国45%的市场份额,其中伊利占23%、蒙牛占22%,远高于其他品牌,成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中小众品牌居多,分散度大,赶超龙头企业比较困难,未来可争取周边其他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酸奶产品销售总量超过960万吨,销售总额将近1400亿元,约占整个乳制品销售量额的三分之一。预计2022年酸奶销售总量将达到1360万吨,销售总额将超过2200亿元。我国酸奶产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未来酸奶产品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低温酸奶受到冷链条件的制约,不能长时间常温保存,市场消费力度有限,但常温酸奶的消费市场可高速拓宽。此外,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拓宽常温酸奶消费市场的品牌有伊利的安慕希、蒙牛的纯甄、光明的莫斯利安外,皇氏乳业的摩拉菲尔、新希望的若雪酸奶、卫岗的弗瑞希、圣牧的全程有机酸奶。国内酸奶品牌众多,拓宽常温酸奶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势必带动常温酸奶消费升级。
我国乳制品在一二线城市的渗透力度强于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乳制品消费市场基本饱和,未来三四线城市乳制品可渗透空间大。此外,2017年我国三四线城市及农村乳制品零售消费总额同比增长8.79%,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加之我国三四线城市人口容量大,乳制品消费力度较强,是未来进一步拓宽乳制品消费市场的选择。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逐渐回暖,未来乳制品行业可持续发展。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较高,小众品牌分散度大、生存困难。我国酸奶产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未来酸奶产品发展前景可观。酸奶品牌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势必带动酸奶产品消费升级。我国一二线城市乳制品渗透力度大,消费市场基本保持不变,未来三四线城市是乳制品行业可进一步拓宽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