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是常见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够直接加工成石料或者烧制成生石灰,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化工、冶金、农业、环保等领域。石灰石下游应用范围广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市场对石灰石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带动其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产量持续位居全球第一位。
石灰石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应用历史悠久,我国是全球石灰石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省市均有石灰石资源分布,总储量约为540亿吨。其中,陕西、安徽、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储量占比较大。受益于我国石灰石资源丰富,我国石灰石相关开采与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经过长期不断发展,我国石灰石生产加工企业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设施设备落后,依靠传统土法进行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质量较差。而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行业整体集中度低,生产效率低下,深加工能力弱,行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
2013年以来,我国政策对非金属矿产行业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石灰石行业进入调整阶段,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产能陆续被淘汰出局,石灰石行业结构得到初步优化。2015年以来,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厉,石灰石下游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石灰石市场逐步向资源利用率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企业靠拢,推动了我国石灰石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中国石灰石风险投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去产能与环保政策的推动下,2013年以来,我国石灰石行业产量基本维持在27亿吨左右,市场供需趋于平衡。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背景下,下游行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市场对精深加工的石灰石产品需求增长加快,倒逼我国石灰石行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升级,有利于石灰石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石灰石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非金属矿产之一,下游应用范围广阔,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其需求持续上升。2013年以前,我国石灰石行业中采用落后技术工艺、规模较小的企业数量众多,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去产能以及环保政策推动,石灰石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现阶段,我国石灰石行业精深加工产品份额占比依然较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未来行业产品结构仍需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