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可以达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驾驶的目的,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新一代汽车的发展方向。为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我国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18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发布多项鼓励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2018年12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30%以上。同时,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发展目标以及技术规范,对行业发展起到良好支撑与引导作用。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的日益完善,有助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应用落地速度加快,渗透领域不断扩张,丰富的技术与经验积累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我国掌握5G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5G时代已经到来,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铺平道路。总的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已经初步具备规模化发展能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9月,我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正式发放,上汽、宝马、滴滴进入获得名单。同时,全国首批长三角测试牌照出炉,浙江吉利、安徽江淮、江苏中智进入名单。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开始由测试端向产业端迈进,未来市场规模将快速攀升。
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瓶颈。例如在激光/毫米波雷达、多域控制器、惯性导航等关键零部件领域,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功能集成化以及高性能需求,突破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瓶颈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所需关注的重点领域。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除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吉利汽车、宇通客车等汽车制造商外,百度、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等互联网、通信、AI行业领先企业也纷纷进入布局,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快速提升。但现阶段,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仍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行业在普及化应用上仍有较长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