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消费升级与消费观念转变,我国提前消费理念普及率不断提升,信用卡需求量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为6.86亿张,同比增长16.7%。2013年以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信用卡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在为国民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时,信用卡也成为银行业提升盈利水平的重要工具。
我国于1979年出现信用卡业务,于1985年诞生第一张信用卡,此后信用卡业务一直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进入21世纪,中国银联成立后,我国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信用卡中心,信用卡业务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之后,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高速发展,蚂蚁花呗、百度有钱花、京东白条等借贷APP对信用卡业务造成一定冲击,受此影响,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放缓。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扩大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实力,我国银行业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线上信用卡业务。2017年,我国银行业信用卡发卡量增速加快,线上发卡量快速增长,2018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在政策方面,2016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推动信用卡市场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政策日趋严厉,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不断完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国际上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警戒线为5.0%,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1.2%,整体发展较为健康。
在全球市场中,发达国家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在3张以上,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为0.7张,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即使是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人均持卡量也较低。总的来看,我国信用卡覆盖率低,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下,我国银行业积极转变经营方式,2017年以来,信用卡发卡量增速加快。我国个人征信系统日益完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来看,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相较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信用卡普及时间较短,较多国民观念仍未转变,现阶段人均持卡量依然较低,未来信用卡业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