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我国5G商用化元年,2019年6月,三大运营商获得5G商用牌照,我国5G建设进程加快。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5G+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5G产业包括硬件、系统、应用三大块,未来随着我国5G硬件以及系统建设逐步完成,5G+场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场景应用将成为拉动我国5G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5G+可应用场景广泛,例如5G+无人驾驶、5G+物联网、5G+工业等。我国无人驾驶技术不断进步,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无人驾驶技术需要高速度、低延迟的信息传输能力,以满足车辆、行驶环境、云平台之间的高效信息传送需求,提升系统对汽车的控制能力。例如在汽车紧急制动方面,使用5G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汽车紧急制动相关数据分析与命令执行时间,保证人员安全,有利于无人驾驶技术市场推广。
在5G+物联网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其接入的设备数量持续增多,海量硬件设备的接入,不仅仅对物联网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延迟性等要求提高,对其高密度设备连接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要求也在提高,简单的传输速度提升难以满足需求。5G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可以为物联网提供强大且稳定的信息传输支持,将推动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5G+工业领域,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我国工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使用率不断增长,数据传输与分析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保证操控者与机器操作的同步性,提高精细化制造能力,高可靠性的5G技术推广应用成为必然。5G技术将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除此之外,5G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如5G+零售、5G+教育、5G+医疗、5G+农业等,市场可发掘空间巨大。预计2021-2022年间,我国5G市场将进入爆发增长期,用户规模将快速上升,应用落地速度将加快。现阶段,我国5G产业的基带芯片、基站、终端产品等配套产业方面发展较为完善,但部分核心元器件仍需依靠进口,行业需不断增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5G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高连接能力等优势,能够为应用场景提供强大且稳定的信息接入与传输能力,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突破瓶颈问题、加快技术升级步伐,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支撑。长期来看,5G+可以推动我国产业变革,其为经济增长创造的机遇将远超3G与4G,未来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