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了判断是判断环境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环境控制是否达到效果对污染物进行的定期测定。按监测目标的不同,环境监测市场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市场和污染源监测市场,其中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了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质量监测等;而污染源监测主要包括了废污水监测、废气监测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检测到相关环境信息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而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信息进行及时、准确而全面的监测,因此其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650亿元以上,与上一年480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增长了约35.4个百分点;随着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仍将得到进一步扩大,预测发展到2019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60亿元以上。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产业链主要由上、中、下三大领域构成。上游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营的是一些仪器硬件、材料等,代表企业有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赛默飞世尔等外资企业。中游主营的是监测仪器、监测系统等,代表企业包括聚光科技、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等;下游主营的是仪器维护、设备运营等,代表企业包括天鉴检测、中科检测、谱尼测试等。
目前来看,我国环境监测市场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缺少相关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在国内市场上,一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会委托一些环境监测机构来制作虚假监测数据,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随着国家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日益严格,市场需求逐渐向着具有技术成熟、信誉好、运营能力强的环境监测龙头企业不断聚集,将会促使我国环境监测市场的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扩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和检测领域,我国环境监测市场保持着快速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相关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监管。未来随着国家环境监测要求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日益严格,我国环境监测市场中的龙头企业发展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