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驱动电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电机技术的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快,技术虽然进步较快,但在一些核心技术指标上和国外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轮毂电机等。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开关磁阻电机关注度较高。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使用的主要驱动电机。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逐步发展,驱动电机行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进入。整体来看,我国驱动电机取得较大进展,已经自主开发出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产品,部分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相同功率等级的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的核心技术指标差别在峰值转速、功率密度及效率方面,具体如下:
峰值转速是目前国内驱动电机较之国外电机差距最为明显的指标,国内绝大部分永磁同步电机的峰值转速低于国外同型号产品。另外国内电机在功率方面基本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但功率密度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制造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电机效率方面,国内企业已经接近西门子等企业的水平。但是在高效区面积方面,国内企业仍然喝国外先进企业有一定差距。。
另外,电机的冷却方式与国外仍有一定差别,目前国内电机企业使用水冷为主,国外部分先进的企业已经研发出油冷电机。国内部分电机企业也研发出油冷电机,使电机的冷却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整体上差距明显。
新思界
产业研究分析师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需求规模大,国内电机企业产量也较大;但电机核心技术指标与国外重点企业仍有差距,虽然没有像燃油车核心零配件差别那么大,但从长远来看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尽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