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踏车又称为电动助力自行车,是一种新型二轮车辆,以传统自行车为基础,搭载以传感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配有电机与电池。电踏车外形类似自行车,以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来源,并具备动力辅助系统,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动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
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比,电踏车不是通过转把来调节动力大小,而是以传感器去捕捉骑行的信号,进而理解骑行者的骑行意图,提供相应的动力辅助,让用户骑得更轻松。
全球电踏车的终端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日本市场是电踏车的发源地,日本民众更加青睐本土品牌。欧洲是目前电踏车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电踏车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欧洲电踏车市场销售量超过250万辆。
受益于共享电踏车的发展,美国电踏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电踏车在美国多用于休闲娱乐以及公共租赁,美国两大网约车公司Uber和Lyft通过收购兼并纷纷介入共享电踏车市场。
2018年8月23日,美国对中国160亿美元商品加增25%关税。电踏车电机及整车在此征税商品清单中。这对中国电踏车及其电机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由于电踏车产品所必须的传感器技术壁垒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进行研究和开发,而纯电动自行车相较而言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壁垒较低,我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以纯电力驱动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为主。
新思界
投资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传统电动自行车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企业大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主创新能力,产品类型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市场竞争主要通过价格取胜,厂家靠走量来获得利润,同质化现象严重。
相比国内的传统电动自行车企业,一线电踏车品牌商数量不多,主要品牌电踏车的年销量在十万台左右,大多数电踏车品牌的年销量在几千至几万台之间,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更加注重品牌、产品质量、产品技术水平及创新、营销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因素,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差异化方面。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在国内尝试推广电踏车,但受消费习惯以及购买力的影响,国内电踏车销售量有限,市场增长相对缓慢,因此国内电踏车企业多以电踏车轮毂电机产品为主,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