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是煤矿伴生的含碳量较低、硬度较高的黑灰色岩石,是煤炭行业在采煤与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我国煤炭产量庞大,每年产出的煤矸石量大,如不能得到良好处理和利用,不仅会堆积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并且还有自燃发生火灾的风险。煤矸石回收利用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化工产品、肥料等产品生产以及燃烧发电等领域。
煤矸石是我国累积量与年产生量最大的工业固态废物之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超过36亿吨,保持增长态势。煤矸石排放量占煤炭产量的15%左右,2018年,我国仅新排出的煤矸石即超过5亿吨,再加上往年累积未处理的煤矸石,我国煤矸石可利用量庞大。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煤矸石的处理利用,90年代以来,煤矸石利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推动我国煤矸石利用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我国煤矸石发电技术、煤矸石烧结砖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利用煤矸石进行土地复垦、筑基修路的经验积累丰富,煤矸石处理率不断提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煤矸石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煤矸石主要利用途径中,土地复垦、筑基修路领域需求占比最大,达到50%左右;用于燃烧发电领域的需求占比为35%左右;用于建材生产领域的需求占比为15%左右。我国煤矸石处理利用主要集中在修复土壤、修路、发电与建材生产领域,模式较为单一,煤矸石处理量有限,现有煤矸石存量依然庞大。
此外,我国煤矸石行业结构不合理,较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在处理利用煤矸石时,会产生大量废液、废渣,经济效益低且仍对环境造成危害,而高附加值利用占比较低,未来发展战略仍待调整。整体来看,我国煤矸石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煤矸石新增量高于综合利用量,无法达到合理利用要求。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每年煤矸石产生量大,加上往年积存量,煤矸石总量庞大,会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煤矸石处理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煤矸石利用率及利用技术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资源利用水平低、利用途径单一、高附加值利用率低等问题,行业未来发展在拓宽利用途径、提高利用技术、提升技术含量等方面还需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