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苏打水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 规范标准亟待建立

2019-12-13 17:4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苏打水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 规范标准亟待建立

  苏打水是碳酸氢钠(小苏打)的水溶液,是弱碱性饮料,分为天然苏打水与人工苏打水两大类。苏打水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具有美容养颜效果,能够中和胃酸,对胃酸过多者具有养胃作用。现阶段我国市场中推出的苏打水产品,大部分主打弱碱性、无添加、无糖、无热量等卖点,在国民对健康饮品关注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打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苏打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苏打水在欧美等发达地区进入市场时间较长,行业发展较为成熟,我国苏打水行业起步较晚,经过市场培育,用户群体不断增多,2010年以来行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2013-2018年,我国苏打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2018年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有加快趋势,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苏打水市场中品牌数量较多,起步较早的品牌主要有屈臣氏、可口可乐、娃哈哈等,屈臣氏等国外品牌主攻高端市场,国内品牌主攻中低端市场。名仁苏打水是后起之秀,短时期内市场份额快速扩张,在国内苏打水品牌中知名度较高。受健康饮品需求上升、苏打水市场持续增长的吸引,我国苏打水品牌仍在不断增多,除统一、农夫山泉等传统软饮料品牌进入布局外,青岛啤酒等非软饮料品牌也跨行进入,苏打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苏打水市场增速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人均苏打水消费量依然较低,较多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还未形成,苏打水行业中尚未出现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品牌,各参与者均有较大发展空间。苏打水生产技术难度不大,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受利益的吸引,行业内涌入较多知名度较低的中小型企业。
 
  我国天然苏打水水源地较少,较多中小型企业以生产人工苏打水为主,但宣传时以“天然”作为主打卖点,过度强调产品的功能性,误导消费者。同时,苏打水行业中还有部分企业为提升口味,过多添加食品添加剂,使得苏打水“健康”程度大打折扣。我国苏打水行业规范标准缺失,市场中存在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对苏打水“健康”概念影响极大,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居民健康观念不断提升,对高糖、高热量、添加较多的饮品需求下降,例如碳酸饮料在我国饮料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不断下滑,对无糖、零热量、无添加的健康饮品需求不断上升,苏打水“健康”的概念已经被我国消费者普遍接受,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但现阶段我国苏打水行业发展较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会打击消费者的信任度,行业未来发展亟需相关制度与标准的规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