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产品特性、服务能力和水平等进行评价,通过颁发认证证书的方式证明申请认证组织实际情况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检验认证行业是支撑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行业,对于保障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国内外贸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早期检验认证市场缺乏动力,导致行业整体发展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落后。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行业各种配套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认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检测认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中国认证认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8年,我国认证机构数量达48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将近4家,年发证数量将近200万张,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超过4亿份。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认证认可发展水平处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前列,正加快迈入认证认可强国行列,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国内企业规模小、服务能力相对较差、承受风险能力薄弱,多数机构仅在所在区域内提供服务,“本地化”色彩仍然占据主流,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明显竞争力不足。另外,由于检测认证机构数目庞大,存在着产能过剩和小散乱等问题,而且在监管上没有形成大市场监管格局,认证服务需求以强制性认证为主,自主性认证需求较少。整体来看,我国认证行业发展不成熟,未来随着下游需求的增加、市场监管的日益完善,还有较大成长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表示,与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业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不同,认证机构主要是知识、智力、研发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因此,优质的服务质量、技术及人才的领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未来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我国认证行业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应从运营管理、服务、技术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着手,同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营造认证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以促进行业长远发展。